司马南的粉丝被讥讽为“夹头粉”是“恨国党”对爱国者的嘲笑

很悲哀。看到网上有人明目张胆地这样挖苦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司马南的粉丝们:

竟被称为“反智”。

——或许这个时代真的太需要智慧了,只会叉腰骂大街,而无理无据,倒也证明了这些人的水平其实不值一驳,但生恐读者不了解问题的实质,故以文释焉;

(一)何谓“反智”及原因何在?

我是个标准的司马粉,或者说认可有理有据坚持爱国、维护共和国初心和使命的一切人和行为,只不过司马南在这几年较为突出而已;可以说是对事不对人,对理不对人;

但被反诬为“反智”,那么我们得好好研究一下何为“反智”,之后为何会有“反智”行为,以及被讥讽为“反智”群体的根本原因;

1、何谓“反智”?

反智主义又称作反智论,是一种存在于文化或思想中的态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论;反智主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於智性(intellect)、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於人生有害而无益,在基于清晰立场和不同思维的基础上,不同阶层或人群中产生的分歧与矛盾的产物。;另一种则是对於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悖逆真理,违背正义。

来判断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反智程度,你仍可以借助这两个模糊的指标,它对于智性本身(也就是理性)的态度,或者更直接来说,它对于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的态度。

通过上面较为简单的介绍,我们或许会得出一个非常直白的结论,即当前对于有些被标签为“知识分子”、“专家”的质疑非常符合“反智”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社会进步“反智”时代;比如这位教授所讲的内容:

那么,“基于清晰立场和不同思维的基础上,不同阶层或人群中产生的分歧与矛盾的产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爱国者必然是站在中国的立场来界定日本侵华的性质,这个立场非常清晰;

同样,这位葛教授站在什么立场呢?——必然是站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立场,这也是非常清晰的;所以“不同阶层或人群众中必然会产生分歧与矛盾”,并产生“对於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如此的言行必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立场和观念,必然对这位“知识分子”产生怀疑和鄙视;

——所以,我们即会被认为是“反智群体”;

因为在他们的语境中,

“知识分子”是有大量知识积累、良好判断力和思维方式的人,或者说专门研究“应该不应该取消抗日宣传”的“专家”,在“知识”和“判断”以及“思维方式”上来讲,这位葛教授才是最专业、最具知识性和思考力的人,他的“研究成果”应该受到尊重和认可,而不是被大多数人反对和质疑——大多数人没有那个质疑资格和水平;

这就是将我们定义为“反智”群体的依据;

在这种价值观判断下,我们反智必然“悖逆真理,违背正义”,“贬低知识精英带来怎样的灾难”;

2、“知识分子”(公知)们的“智”——不容置疑

在这种“反智主义”的定义中,知识分子代表着人类目前最高的知识和见解,任何对于其人及观点的质疑和反对,都会被扣上“反智”的帽子;

反智的结果必然是引起灾难——我怎么感觉有一些类似“科学教”这类邪教的思想的感觉?

那么,这些代表人类目前最高的“知识分子”,是不是他们的见解就是最高级的呢?

我们还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讨论这个问题;

认识观有三个特征,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那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这位葛教授的观点不会是绝对正确的;

实践观: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所以,这种“反智”的标准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相违背,是谬误的;

理越辨越明,如果不容质疑,那么,那就不叫讲道理,而是武断独裁了。若质疑,必反智。

3、立场问题与“反智”无关

对于有些“知识分子”、“公知”甚至“权威”的质疑,大多数民众不是基于知识本身,而是基于这些公知们的立场而反对的,所以在许多问题上不能被认为是“反智”,这一点是那些诬蔑司马粉故意忽视而只看到反对“公知”的一面;

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司马粉有,公知必然也有;

所以那个被学生抢话筒的公知,宣扬极端个人主义与怀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使命的学生立场必然不同;

一个学习是为自己,一个是为国家,两种境界高下立现,一个是自私自利只谋求个人发展的利己主义,一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二)“反智”的实质

在表达情感上,许多人会失去理性而表现出“反智”,比如说砸日本车和伤害开日本车的车主;这种不理性行为上升到违法行为仅是一步之遥;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例子;

比如有的农民工为索要拖欠工资而跳楼;有的人为表决心写血书、歃血为盟;

这大多是情绪上的表达,而其行为大多应约束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上,而在所做事应与他人无关;

——但那个“U型锁”实质上是为自己的冲动买单,与后面的赞成司马南的维护国有资产、俄乌冲突站在俄的一边很大的区别;

可以说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来看待问题的;

比如,司马南曾痛批毒教材、痛批原云南教育厅长罗瑞敏等等,大多数是立场问题;——但为什么这些人要将立场问题认为是“反智”呢?

我认为其中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1、改革开放初期,公知们以代表西方的先进文明自居,在社会各行业拥有无可争议的话语权和裁判权,对中国社会思想影响巨大;这种现象在开放后的二三十年内十分明显,也可以说是这些人的高光时刻;

但经过中国社会对西方的逐渐了解、认识加深,具有自主判断力、按照“洋为中用、以我为主”的原则——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和文明的根本性不同,认识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区别,特别是近年来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对中国发动的舆论战、认知战的警惕和回击,让那些坚持西方立场的公知们原形毕露,只要一发声,即会被人民群众发现并揪出来批判;

所以,为这些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公知们鸣冤叫屈,恼羞成怒之下,用西方的“反智主义”来嘲讽反对他们的广大人民群众,看似顺理成章;岂不知,戴错了帽子;

因为立场问题上,没有对与错,只有相对的对与错,所以不能算做“反智”——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的必然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倡导的是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念;而不会赞成那些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卖国贼、汉奸;

2、在拥俄还是拥乌的问题上,坚持利于祖国的大的方向,必然会选择拥护俄罗斯;

我国面临的世界局势是美国带领西方视俄、中为竞争对手,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论,必然要支持俄罗斯;同时号召全世界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以及其“敌对”国家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敌人;

这就是站在国家利益角度的选择。

所以,被有些人讥讽为“反智群体”的这些人,却大多是明白人,能够站在国家的高度、赞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看问题、讲道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和绝对领导,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可以说,他们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教旨主义者,是富有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相的根正苗红的人民群众,所以,与那些试图出卖国家利益、搞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国家、大搞文化侵略、认知战、舆论战的被西化的“公知”们必然唱反调,表现形式就是坚决“反智”。

而那些“恨国党”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必然越来越少,成为孤家寡人,终将被清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这就是实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分类